剩食崛起

瀏覽數:3350


  中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於10月中舉辦了場關於剩食議題的講座,題目為<共享剩食餐桌,共創社會食踐>創辦人楊七喜一開始並不是要開剩食餐廳的,而是純粹想要協助甘苦人讓他們有份收入,沒想到陰錯陽差某次在網路上宣傳自由定價的餐點讓粉絲人數點閱率從原本300多人的社團暴增了1000多人,開啟了她的剩食推廣旅途。從社區廚房測試開始,原本體驗人數僅0人,雖然心灰意冷,起初大家對剩食的概念是陌生且排斥的,到後來「共享剩食」的名聲傳開後,許多客人會主動帶食物來分享,各地的餐飲業者、農場、超市也願意捐贈生鮮、熟食、點心,七喜廚房均大方分享給食客,甚至允許將過多的食物打包回家,慢慢的累積了小小的成果。

  剩食的概念在台灣正要開始萌芽,七喜說小時候的教育僅告訴我們不要浪費食物,往往我們以為剩食已經回收成為廚餘了,有做到再利用不浪費的價值,但實際上是台灣的法令及回收配套尚不完善,也缺少減量的國家型目標&政策。雖然環保署於2016年4月開始針對食物問題採取行動,發函至超市或量販店企業,不過大部分量販店、超商回報剩食的量仍不完整,只得到近五成的回覆。台灣經濟部統計賣場及超市每年供丟棄近40億元的剩食而大賣場情況較超市高出4倍。

  2017年剩食餐廳的開幕,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是貸款下來經營的,此時的楊七喜身上其實是很拮据。不過因為這份希望別人過得好的理念,她持續前進,而這家”七喜廚房”就是專門解決肉品廠的格外品以及市場裡的醜蔬果,為了找尋將不穩定的剩食成為穩定的營收,跌跌撞撞的七喜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找尋答案。到了2018年新增剩食回收攤販,與使用回收塑膠攤販達30間之多。華美分享平台,從去年度每天分享醜蔬果平均20~30公斤,至今已達到50~90公斤,且目前累積拯救了28320公斤的醜蔬果。共享剩食體驗人數近8000人次。

  不只是七喜廚房,在台灣也有尚未具固定店面的「扌合生態廚房」同樣重視剩食議題的七年級生黃尹宣。相關團體則有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016年該基金會就提了一份報告調查台灣量販店及超市處理剩食,公佈造成剩食的種類發現以「蔬菜」、「水果」和「肉類」最常成為賣場及超市裡的剩食。因為即將到期、過了賞味期限、或是包裝問題,而被淘汰。很巧合的2018年6月七喜應台中婦女發展協會邀請,並開始與吉龍里合作一個月一次的剩食共食至今。

  一步一腳印,一路以來志工們來來去去,而七喜卻是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她說在社會企業裡面處理食物可以說是最耗費勞力的NGO了,從志工們花費時間去菜市場領菜到細心挑菜以及清洗等等,到最後一個廚師烹飪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來支撐。因此未來期待可以轉型成為研發調理包,並且研發APP,讓剩食結合共享的概念,讓每一個鄰近的商店或是便當店、菜市場有多餘的剩食能夠匯集到一個中央調度工廠。最後分配到社區共食空間或是剩食概念的直營店。

  看看國際上相關媒體均有關於剩食的嚴重性的報導,新華網於2018年七月份的資料顯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多達13億噸,折合直接經濟損失約7500億美元,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造成嚴重危害。英國推出食物浪費計時器,浪費食物的時候,也等同浪費了種植、運輸、儲存食物過程中的能源,水以及人力,提醒人們了解資源是寶貴無價的。在地球上,糧食分配極度不均,大部分剩食重災區集中在北半球的先進國家。關鍵評論The News Lens也曾報導聯合國於2013年就曾拋出相關議題,說明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糧食,然而卻有8億多人在挨餓。種種數據均顯示剩食迫切需要被解決。

  七喜是個閒不下來且值得尊敬的大女孩,不只糧食方面,環境方面也非常重視。現在楊七喜雖然仍在化療與病魔抗爭,但是她心存著還是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們,她的夢想是有個空間,成為台灣共享生活的開端,不只是食物,也想讓衣物、住宿等等,讓人們找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現在轉變剩食成為美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議題,千萬別忽視剩食的魅力,以為只是傳統的烹飪而已,當剩食碰上科技又成了什麼火花呢?社企流收錄了篇內容his Moment/Alice,文中提及荷蘭恩荷芬理工大學的學生Elzelinde van Doleweerd因為曾在荷蘭看到太多的麵包、蔬果被丟棄,經了解後發現全球有接近1/3的食物是被浪費的,進而開始研究剩食再利用的計畫,而中國的人口眾多也擁有相同的情況,所以Elzelinde與北京科技公司合作,利用3D列印,將剩食再製成為幾何圖形的點心。

( Elzelinde印出的3D列印點心多為幾何圖形。來源:dezeen)

  這些剩食點心是由紫番薯、米、等蔬果再製,將蔬菜、水果的皮、麵包、米飯煮過後,搗碎、研磨、脫水,形成泥狀,再利用3D列印機,印出平面或立體形狀,經過烘烤後,去除水分,就能保存久一點,成為可食用的點心。

  回想自己學生時代,營養午餐的浪費層出不窮,如何讓我們的盤子不再有剩菜,除了從教育層面去切入,美感或許也漸漸是重點了!社企流文章內提及一位爸爸表示教導孩子們均衡飲食,快樂飲食,甚至是了解到對農民的感謝。不論是把孩子討厭的紅蘿蔔攪碎加入料理,或是將水果入菜等等,用好看又美味的料理,引起興趣就能不挑食,將餐點通通吃下肚。

  醜蔬果可以亮麗重生,更何況是原本完好如初的蔬果樣貌,期許我們更珍惜口中的食物,減少不必能源的消耗,環保的實踐,在我們一動一靜之間獲得前進的力量。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