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智慧」吃飯的科技農夫

瀏覽數:3740


  你對於農夫的印象還停在「看天」吃飯嗎?最近這幾年,台灣有越來越多三十歲到五十歲年輕科技農夫,他們將「感覺」轉換成「數據」,他們是用科技收成的新世代農夫-新智農。

  現在農學院教授的,不只有種植技術、品種改良,更要學習田間數據資料庫管理、程式語言撰寫等大數據相關課程,台大農學院盧虎生院長說,智慧農業也可以說是農業4.0,透過跨界科技整合,讓農產品從產到銷都能具預測性,藉此提高成本效益。

  隨著科技進步,傳統第一級產業的樣貌正在改變,所以現在的年輕農夫不拿鋤頭,改拿智慧手機或平板在田間作業了嗎?其實,這複雜多了!本文整理商業周刊的台灣首份智慧農業新地圖中二個案例,了解他們到底如何進行智慧耕種:

案例一:彰化和美「嘉生菇場」

  位於彰化和美,國內最大菇類供應商萬生科技的嘉生菇場,總經理黃聖義導入液態菌自動化設備系統,將杏鮑菇二十天的生長期細分為五個階段,將廠房模擬適合菇類各個生長階段的自然環境,透過監測、控制廠內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與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嘉生菇場用數據養菇,不但縮短了菌種培育時程,也讓杏鮑菇產量增加三成。

案例二:台南柳營「瓜瓜園」

  位於台南柳營,全台最大的地瓜契作農的瓜瓜園,種植總面積達1,000公頃,利用無人空拍機、GPS定位,代替人工進行巡田工作,設定好巡田路線,將蒐集到的圖資回傳「田間即時管理」雲端系統,透過大數據判讀解析影像色差後,以APP通報哪塊地可能缺水或有蟲害,再派人去處理。瓜瓜園用空拍機巡視田地,不但整合千頃契作地瓜田,六百位農民也不必走遍整片田地,節省更多人力。

  當科技結合傳統,用科技收成!新世代農夫下田,發揮創意投入智慧農業行列,未來比拚的不再只是種植面積大,而是看誰跨界整合力強,將有限資源發揮至極大化,特別是台灣這塊土地,當農業遇上新科技,「精準農業」才是新農業的決戰點。

【參考資料】

  • 商業周刊1628期
  • 能力雜誌734期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